我国船供油市场大体可以分为内贸完税船供油市场和保税船供油市场两类。根据现行政策,航行于境内港口之间的船舶只能加完税油,目的港为境外港口的船舶可以加海关监管下的保税油,视同出口。目前,给外轮或者国际航线船舶加保税油用量已占我国燃料油出口的80%以上。
船用燃料油生产内贸与保税市场存在较大的差别,内贸船燃市场主要供应来自于我国本土的炼厂及调油商,而保税船燃市场的资源供应则基本源于进口。
目前,我国保税燃料油进口定价采用新加坡燃料油生产现货价格(普氏离岸现货估价MOPS价格+贴水方式)。通过燃料油期货合约修改,顺应市场消费结构,通过期货市场公开、透明、集中竞价交易机制,形成行业合理、权威的远期市场价格,为生产、贸易、消费企业提供风向标,指导现货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基准价格。
今年1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全球船舶燃油硫含量限制要求正式生效,给全球燃料现货市场带来了巨大变革,低硫燃料油现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后,燃料油产业相关企业参与套保将提高,还将引进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船用油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据了解,为了应对“限硫令”,去年中石化、中石油等开始布局低硫燃料油生产。数据显示,今年我国低硫燃料油产能预计可达到1800万吨。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秦志刚表示,IMO新规的实施促进了船用燃料油市场结构的转换,目前国际市场上尚未形成低硫燃料油的定价。当前上市低硫燃料油期货,一方面符合下游终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符合船用燃料油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深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